現(xiàn)在有很多學生都想通過特長生專項進入高等教育中,而實際上特長生的數(shù)量并不多,大家想要選擇的話要對此有充分的認識和研究,那么特長生專項怎么填寫才正確?特長生有哪些項目?需要什么條件?如果說你也對此有需要的話,不妨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也許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特長生專項怎么填寫才正確?
第一,考生要明確和了解特長生的類型。我們在申報之前要知道自己所屬的特長生類別,包括音樂、美術、體育、舞蹈、科技等,因為不同類別的特長生,其申報和填寫要求可能有所不同。而在填寫特長生專項之前,應準備好相關證明材料,如獲獎證書、考級證書、參與活動的照片或視頻等。
第二,確保基本信息的準確性,考生一般只需要填寫申報的大類,如“聲樂”、“器樂”、“舞蹈”等,不寫具體的樂器名稱或舞蹈種類。而學段則是打勾即可,學籍號是按照以G或L開頭的19位全國的規(guī)范填寫,在填寫完成之后還要仔細檢查,確認沒有問題再提交申請即可。
第三,對于自身的獲獎情況和特長要有詳細的描述,而全國或市級文藝展演獲獎只填寫一個最高獎項即可,區(qū)級展演要有兩次同項目一、二等獎,且證書上的時間需在規(guī)定范圍內。除此之外簡要描述自己的特長技能、參與的活動或取得的成就,注意語言要客觀、真實、準確。
特長生有哪些項目?
特長生項目主要分為6大類,分別是藝術類、體育類、科技類、學術類、語言類和社會實踐類等,具體的項目介紹如下所示:
1、藝術類:
視覺藝術:除了傳統(tǒng)的繪畫、書法、雕塑和攝影,還可以包括設計(如平面設計、服裝設計)、插畫、陶藝等,這些領域都強調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表演藝術:除了音樂、舞蹈、戲劇和播音主持,還可以涵蓋音樂劇、歌劇、戲曲、街舞、爵士舞等多種表演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舞臺表現(xiàn)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2、體育類:
體育不僅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培養(yǎng)堅韌不拔的精神和競爭意識,包括冰雪運動(滑雪、滑冰)、極限運動(攀巖、滑板)、水上運動(皮劃艇、帆船)等,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挑戰(zhàn)需求。
3、科技類:
在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科技能力尤為重要,除了編程和機器人制作,還可以包括3D打印、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wǎng)等新興領域的學習與實踐,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科技探索精神。
4、學術類:
學術類活動側重于基礎學科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其中包括傳統(tǒng)的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競賽,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發(fā)表學術論文、參加科學營等活動,深入探索科學奧秘。
5、語言類:
語言能力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除了英語演講和辯論,還可以鼓勵學生學習多語種,參與國際交流項目、語言文化節(jié)等活動,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和國際視野。
6、社會實踐類:
社會實踐是學生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通過參與社會服務、志愿者活動、學生干部工作等,學生可以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領導力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特長生需要什么條件?
1、專業(yè)技能
既然是特長生,自然是要在報考的領域中具有卓越技能和潛力,這也是他們被錄取的基礎要求,學生在所選擇的領域內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
2、學科成績
雖然說特長生主要考察的是專業(yè)技能,但是對文化課成績也并不是全無要求的,需具備良好的學科成績,證明全面能力和學習基礎。盡管特長生在某一領域有突出表現(xiàn),但良好的學科成績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有助于展示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
3、比賽獲獎及培訓經(jīng)歷
如果說在比賽中獲得過名次也需要提供證明,這也是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提升專業(yè)技能的有利證據(jù),部分學校需要學生在相關領域的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并接受專業(yè)的培訓和指導。
4、身體素質
體育和藝術特長生對有身體條件要求,以適應專業(yè)訓練。例如,體育特長生需要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而藝術特長生則可能需要具備一定的身體柔韌性和協(xié)調性。
注明:以上信息均為參考,具體以官方數(shù)據(jù)和2024年實際情況為準!
近年我國高考改革持續(xù)推進,許多省份逐步取消了傳統(tǒng)的文理分科模式。那現(xiàn)在還有地區(qū)高考分文理科嗎?如果分
國家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都是高等教育招生計劃里為了照顧家境困難的學生的國家政策。這兩個計劃就像殊途
2025年除新疆、西藏外所有地區(qū)均已實施新高考。新高考選考科目采用等級賦分制,將考生的原始成績按照比例和
我們在了解高考資訊時常能看到一個名詞,那就是“招生代碼”,招生代碼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當我們
我國專項計劃招生分為三類:國家專項計劃、地方(農(nóng)村)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這三類專項計劃都旨在助力
不少考生和家長在查閱高考資訊時,總能看到一個詞:招生計劃數(shù)。招生計劃數(shù)是實際招生的人數(shù)嗎?當我們想了